《在西南联大》一书收录了汪曾祺在西南联大的生活,和同学师长之间的故事。种种人和事,在他笔下娓娓道来,饱含深情,如云如水,水流云在。
展开剩余73%最近几年有读书的习惯,儿童教育、心理学、个人成长、文学及生活百科都有涉及,对西南联大的有关故事也很好奇。偶遇这本书,爱不释手。
自由民主,思想创新的联大精神,跨学科的教学方法,让作为现代教师的我耳目一新,获益匪浅。
在民主自由开放著称的中文系,教授们可自由选择教学内容,教学风格别树一格。
刘文典先生批评有些教授,自己拿了一个有注解的本子,发给学生的是白文,“你把注解发给学生,要不,你也拿一本白文。”罗庸先生上课,不带片纸。不但杜诗能背写在黑板上,连仇注都背出来。都是在说老师要用真功夫,肚子里要有货。
金岳霖先生教授逻辑,指名方式却颇为特别。“今天冠盈配资,梳两条辫子的回答。”“今天,所有穿红衣服的女士回答。”这也是他的课堂有特别的趣味的原因之一。
闻一多先生上课“图文并茂”,口讲指画,有声有色,条理严密,文采斐然,高低抑扬,引人入胜。如果我在生物课堂上能随时随地在黑板上画出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图,学生必定佩服不已,何愁纪律不好!
沈从文先生教的“各体文习作”,教学方法在现在看来,自然是高效且有针对性的。
他强调先学习片段习作。他说先得学会部件,然后才谈得上组装。
他大部分时候不出题目,由学生自由选择,想写什么就写什么。学生写好后,老师就这些作业来讲课。这就是讲在写之后,有很强的针对性。
他说,“要贴到人物来写”。作者的感情,作者的心要和人物贴得很紧,和人物一同哀乐,一同感觉周围的一切。写景叙事都不能和人物游离。景物,得是人物所感受到的景物。得用人物的眼睛来看景物,用人物的耳朵来听,用人物的鼻子来闻嗅。
他还说,看自己的习作,再看看别人的作品,比较吸收,效果很好。
对于我来说,这些内容犹如及时雨,既可以借用这些方法来提高我自己的写作水平,还可以教孩子写作文。
教授们知识渊博,多才多艺。
金先生是研究哲学的,但是他看了很多小说。唐立厂先生兴趣甚广,于学无所不窥。能讲“说文解字”,也能教授诗词。崔芝兰先生多年来研究蝌蚪的尾巴,但是唱起曲子来却很“嗲”。汪曾祺会唱京剧昆曲,并且写过几个京剧剧本,他的语言受民歌和戏曲的影响,他的小说有“音乐感”。
多才多艺是联大许多搞自然科学的教授和学生的一个共同特点。这些才艺或受家庭的熏陶,或博览群书自学成才。
书中自有黄金屋冠盈配资,书中自有颜如玉。多读书,读好书吧,不只是为了当一个号老师。#我的军事书单#
发布于:湖北省优速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